年级 单元 课题 课型 上传人 点击数
3S 6 乡事▪乡情▪乡愁 诗文美读 王卫华 906572
3S 1 第二讲王维是少年英才吗 自主阅读 谢敏 2271
3S 1 第三讲 王维是少年英才吗 自主阅读 谢敏 2035
3S 1 第四讲 挥不去的乡愁 自主阅读 谢敏 1998
3S 1 第五讲 挥不去的乡愁 自主阅读 谢敏 2064
3S 1 第六讲 乐在山水间 自主阅读 谢敏 2023
3S 1 第七讲 乐在山水间 自主阅读 谢敏 2141
3S 1 第八讲 诗中有画 自主阅读 谢敏 2057
3S 1 第九讲 诗中有画 自主阅读 谢敏 2044
3S 1 第十讲 诗中有乐 自主阅读 谢敏 2100
3S 3 诗文美读 王岳婷 诗文美读 王卫华 819688
3S 3 《王维诗中画》诗文美读 安亚男 诗文美读 王卫华 819248
3S 1 第一讲 整本书导读课 自主阅读 谢敏 2082
3S 3 课题确立课型 单元导读 蒋俊彦 823748
3S 3 分享展示 单元导读 王卫华 823546
3S 3 诗文美读课型 诗文美读 邢淑红 822918
3S 3 报告习写课型教学实录 报告习写 刘俊祥 819947
3S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文美读 王卫华 824053

                                      教师:深圳立言教育研究院 王卫华

                                      教学年级:三年级上

                                      教学内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杂诗》《相思》

                                        

一、读故事,学习古诗文。

1、谈话导入

上节课,蒋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了少年英才——王维,你们的男神啊!有多少同学成了他的粉丝,王老师不仅也姓王,也是王维的粉条呢!这节课,王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王维的诗吧!

2、检查读

(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

:同学们预习了吧,谁能准确地读一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你读的很准确,字正腔圆。

:我们一起来读,注意读出节奏。

生齐读——

3、解诗意,提问题。

:同学们,问是一种开启智慧的学习方式。请大家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诗意,不懂的地方,用“?”标出,在小组讨论。

结合注释疏通诗意——小组内讨论(王老师巡视指导,并做点评)

分享汇报:

我猜  “__________”  这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1:我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的意思是:王维自己一个人在外地很孤独,每到美好的节日就更加思念亲人。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王维不回家呢?

:你理解的诗句大体是这个意思。你的问题很有价值。

2:我猜“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句的意思是:兄弟们都登山了山顶,插上了茱萸,就少了一个人。我的问题是:茱萸是什么?少了谁呢?

:仔细看注释,你就知道茱萸是什么了,读一下。

: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是的,带上它据说可以驱灾辟邪。你的问题是“少一人,少了谁?”这个问题读了故事就知道了。

【刘宪华校长评】借助注释去疏通和理解诗的意思是古诗教学的常用手段,要给学生时间去自读自悟,潜移默化地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在这里,教师提醒学生观察文中插图,获取更多的信息,图文结合理解古诗,很有必要。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学生自己提问题也是开启智慧的方法。提出的问题不需要一一解决,当堂解决,要让问题成为学习的持续推动力。“少一人”这个问题的生成就有探究的价值。教师适时抓住这个生成的问题,通过读故事以及后面的学习,自会解决问题。分享汇报,给学生提供思维的顺序,语言的辅助。

4、阅读故事会

:不动笔墨不读书,划一划,思路会更清晰。阅读“故事会”《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前前后后》,用“——”划出这首诗意思的句子,并读一读。

分享汇报:

我划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生读故事学习。

5、交流故事,解决问题。

:谁愿意来分享汇报故事中藏着的诗意?

1:我划的句子是“一晃儿,到了重阳节。看到京城里家家团圆,亲人相聚,我感到格外的孤单和寂寞。”相对应的诗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独自漂泊在外,成为他乡的客人,每次遇到这样的佳节,我就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相对应的诗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很准确!搞清楚少一人,少的是谁了吗?

众生:王维自己。

2:我划的句子是 “往年在老家的时候,每逢重阳日,我便和兄弟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到郊外登山,佩戴着能消灾避( bì)邪(xié)的茱萸,一起畅饮菊花酒,吟诗作赋,那快乐游玩的情景历历在目。” 。

相对应的诗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刘宪华校长评】教师在这个环节提供的阅读材料——故事,并在故事中寻找诗意,不仅增加阅读量,而且锻炼了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了文本理解能力。儿童都是喜欢故事的,从趣味上也是很好的体现 

二、美读诗,体味诗中情感。

:同学们,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晃儿,到了重阳节。看到京城里家家团圆,亲人相聚,我感到格外的孤单和寂寞。请读出王维的孤单和寂寞吧……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要想读出王维的孤单和寂寞,需要重读红色字体,展开想象,请再读一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自漂泊在外,成为他乡的客人,每次遇到这样的佳节,我就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横线延长,声音渐强读。比如:倍—思—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激情诵读)往年在老家的时候,每逢重阳日,我便和兄弟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到郊外登山,佩戴着能消灾避( bì)邪(xié)的茱萸,一起畅饮菊花酒,吟诗作赋,那快乐游玩的情景历历在目……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而今年,兄弟朋友们登山玩耍,却单单少了我一人。语气渐弱读——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一 人。

:同学们,再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诵读一遍吧。

:大家试着背一背这首诗。(请一位同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刘宪华校长评】美读,是主题阅读标志性环节之一。教师在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穿越时空,引导学生带着感情美读,通过回环往复复沓地读,涵咏诗人思乡之情,回扣“思乡”这一情感主题。 

三、巧替换,拓展运用语言。

1、认知传统文化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可不只是九月九日重阳节,还有很多美好的节日,来看!刚刚过去的一个万家团圆的节日是——

:中秋节

:都有哪些习俗呢?

读:吃月饼,赏月景

:还有呢!读一读!

:九月初九,重阳节,插茱萸,登山顶。

:正月初一,春节,贴春联,拜新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长龙,看花灯。

: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啊!这些美好的节日都是万家团圆的日子,王维已经离家两年多,何止只是重阳节想家呢?(出示:传统节日嵌入诗的练习)

谁能把这些美好的节日和习俗放进诗里读一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原诗的句子,接下来就是挑战啦!

:正月初一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贴春联,遍拜新年少一人。

:正月十五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舞长龙,遍看花灯少一人。

:五月初五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包粽子,遍赛龙舟少一人。

:八月十五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吃月饼,遍赏月景少一人。

:王维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每到美好的节日就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读——

:每逢佳节倍思亲!

【刘宪华校长评】传统节日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帮助学生认知传统节日,认知民风民俗,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个体现。这个环节,教师设计得很巧妙!把罗列出来的“佳节”嵌入到诗中,不仅更好地理解“佳节”,而且活学活用,把相关得民俗放到诗中反复诵读品味,读开去了,更丰富了,也更有趣了,更是对“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更好地诠释。

四、带诗文,比较与发现。

1、对读《杂诗》

:有一天,从家乡来了一位邻居,王维见到感到格外亲切……于是两人攀谈起来。大家自由地读一读王维的另一首诗。

:杂 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他们谈论了些什么呢?同桌对对读,你就知道了!读吧!

:君自故乡来,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

      应知故乡事。       应该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来日绮窗前,       请问你来的时候我家窗前,

      寒梅着花未?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他们谈论了什么呢?

:王维问了老家的朋友,他家窗前的腊梅花开了没有?

:此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他这么想家,怎么只问,梅花开了没有,难道梅花比亲人还重要吗?

:这个问题好,很有探究价值!留给你们去探究,去寻找答案……

:尽快把这首诗背下来!

生背诗——

:谁来背?

 杂 诗

【唐】王维

君自______,应知______。                       

来日______,寒梅______?

:杂 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大家一起背——

:杂 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此时王维又把思乡之情寄托在哪里?

:寒梅。

:谁能把“寒梅”填进诗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______倍思亲。(遇寒梅,见寒梅,赏寒梅……)

2、学习《相思》

:再来看,王维还有一首思乡的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相  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xié ),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南国,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来发几枝。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了。

:愿君多采撷,

:愿你多多采摘,用来装饰佩戴,

:此物最相思

:这小小的红豆,最能把情思包含。

:尽快把这首诗背下来!

生背诗——

:谁来背?

相  思【唐】王维  红豆______,春来______。愿君______,此物______。

:相  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xié ),此物最相思。

:此时王维又把思乡之情寄托在哪里?

:红豆

:谁能把“红豆”填进诗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______倍思亲。(摘红豆,戴红豆,吃红豆……)

【刘宪华校长评】古今对译读是一种美读策略,以读代讲,实用高效。积累背诵是硬功夫!要还给学生背诵时间。大单元教学法标志性环节——“速读速记”激发学生挑战记忆的能动性,快速积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视线从诗中思乡之情的感悟落到了看得见的“茱萸”“寒梅”“红豆”上,是对古诗“意象”这一文体特征的渗透。虽没有明讲,但在学生的大脑中对诗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再次嵌入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___倍思亲”的句中来,活学活用,升华了情感。

3、比对三首王维思乡诗。

:比一比,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大家比较一下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都是王维的诗。

:都是思乡的诗。

:都是用一种植物寄托王维的思乡情。

师板书:思

【刘宪华校长评】对比的确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诵读,观察,思考,实现了学习的自读、自能、自得。这样“借物抒情”这一指向“语用”的另一条主线就更加明晰了。

总结:同学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读了四篇小故事,学习了四篇古诗文,你们学习效率很高啊!“读故事,学习古诗文。”有意思吧?继续学习主题探究读本《王维  诗中画》你又将会认识另一个不一样的王维。

下课!

 【总评】部编教材编写强调了文体性,即不同文体应有不同的教法。古诗这一文体,重在积累、诵读、涵咏,不求甚解。本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原有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经历多层次的朗读,逐步深入地理解内容,感悟诗人内心情感,发展语言。多种美读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在朗读中感知,在朗读中生发疑问,在对读中揣摩品味。儿童的学习方式具有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情境性和体验性的特点, 是主题阅读探究性学习的一部分,为下一步更好地的探究学习提供语言素材,打下基础。


相关课件下载:

王维的乡情.ppt


咨询热线:
0755-27759133
在线客服:
客服一
微信公众号:
官网:www.lxyjs8.com
在线人数2